近幾年來,學校輔導工作實務現場出現一個現象,許多能力表現得很好且在家裡也被照顧的不錯的孩子在面臨三年級分班或者轉換安親班…等環境改變的事件後出現強烈不適應的症狀─表現於外是不斷哭泣與抗拒學習、上學的行為,內在情緒則是恐懼、焦慮、害怕…等。
從兒童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孩子原本已經達到該年齡所需獲得的能力水準〈包括適應環境的能力〉,但是因為導火線事件的發生而引發性格上與能力上全面的退行。
你可以觀察到這些孩子在這個時候〈通常是在學校或是在安親班〉特別的脆弱,特別需要「黏」一個大人。常見的是他們總是嚷著要打電話給媽媽,不論他們表面上說些什麼,實際上是在尋求一個安全堡壘的慰藉,好像在心理上突然變成一個三、四歲的幼兒,離開了媽媽之後就無法安心、自在地應付生活與學習上的任務。因此,他們只要一回到家就立刻恢復正常,像個沒事兒人般,只是隔天一早要上學前的時候,負面的情緒行為又會再度出現。
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在性格上比較脆弱。在學校,輔導處的老師可以暫時扮演一個替代父母的角色,讓這些孩子在父母不在時也能到輔導處獲得情緒的回應(mirroring),亦即像一面鏡子反映他們內在的負面情緒給他們知道。孩子因而經驗到被支持與涵容的感受,而這樣做就會讓孩子的心理長出力量,逐漸可以應付他得面對的學習任務。
在家裡,孩子每天都需要父母做這件事。說起來父母這個角色真可真是沉重又甜蜜的負荷。父母在辛苦工作一天後回到家裡,除了做完該做的家事或是休息一會兒後還得撥出一段時間,挪出一個心理的空間陪伴孩子,好好去聽聽孩子要告訴你什麼,聽完還要忍住想要立刻出手幫忙解決問題的焦慮,集中焦點在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立場,感受他的感覺,同時猜測他可能有的想法與情緒,並且把猜測的內容說出來。當孩子聽到你對他內在情緒與想法的解讀後,兩個人會有一種親密、靠近的感覺,因為孩子會知道你試著想了解他的難題,並且陪伴他一起面對。
有時候,難題不會一下子就可以解決,常常是需要耗掉一段時間,讓生活有一陣子不好過。父母也明瞭人的生活本來就是不容易,於是有足夠的信心與耐心等待與陪伴孩子自己撐過去、熬過去。當有朝一日撥雲見日時,父母真誠地且大大地表達欣賞孩子勇敢面對問題並緩解問題的能力,孩子於是有更多的自信心,對於他人與世界的不完美也有更多的理解。這是身為父母所得到最為甜蜜的報酬,也是孩子的性格得以強壯的力量來源。
這件陪伴、傾聽與回應情緒的事說起來簡單,其實一點也不容易。因為父母看到孩子受到挫折總會於心不忍,急著想幫忙孩子移除造成挫折的阻礙,於是父母總是在做問題解決,忽略了情緒回應。除此之外,當父母心裡被生活上的麻煩事與瑣事所佔據,身心壓力大時,也很難做到真正的情緒回應。因此,如果父母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不穩時,或許也可以讓孩子在家裡自發性、自在地玩耍或從事有興趣的運動與休閒活動〈不建議使用3C產品〉,尤其是想像式的遊戲最能夠調節負向情緒。
從古至今,華人文化裡的親職教養總是忽略對孩子負面情緒的回應,或許大部分家長會納悶,為何以前的孩子比較沒有這樣不適應的難題,我想原因可能很多,但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現在這個世代,因為孩子生得少,做父母的總是希望給予孩子以前小時候未曾擁有的生活品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保護得比較好,因而抗壓性與挫折耐受力較為不足。再加上,現代社會充斥多元價值觀,孩子的自主性獲得增強,相對地權威階層的力量被削弱不少。
此時,我們很清楚在孩子長大成人的未來,將面臨比現在更為複雜而艱鉅的社會、經濟環境。為了孩子未來的生涯發展,培養孩子強壯、堅韌的性格是現在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首要的目標,因此陪伴孩子以及回應孩子的負面情緒就是父母每天回到家最重要的「家事」,與各位家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