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很榮幸獲邀到某科技大學分享有關於認識多元性別的主題講座,在開講的前一個月,我與學校承辦老師細細地討論對講座的期待:他期盼著能夠讓同學們學習到更多如何對多元性別表達友善的方法,卻也不小心透露出希望我不要太在意學生的回饋,我收著這樣真誠卻也令人滿懷疑惑的回應,小心翼翼地準備著這場「多元性別友善」講座。
時間匆匆,講座當天,我帶著期待又緊張地心情來到了會場,看著同學們結伴進入會場聆聽這場「多元性別友善」講座,我也開始緊張不安了起來,開始懷疑起自己是否真正與完整地了解多元性別議題裡的各種內涵,以及我是否能夠帶給同學們嶄新的態度與方法。於是,在講座開場時,我分享了1980年代伊朗宗教領袖因為接見一位跨性別女子,有感於一位男性因為天生認定自己是一個女性,苦於靈魂被裝錯軀體,領袖心疼之餘決定讓所有同志朋友都應該合法進行變性手術,宣布全面對同性戀者實施變性手術的故事,我邀請同學們分享聽到這樣政策的想法與心情,有同學分享到:「我覺得這樣很好耶!因為這樣就可以讓同志朋友們真實作自己了!」、更有同學分享到:「我覺得這樣不是很好,畢竟上帝給我們就是這樣的軀體,即使不是很喜歡,我們還是可以盡力去學習適應與調適,而且不一定動刀傷到身體。」當下,我並沒有立即回應同學們分享的內容,而是敘述伊朗在實施合法變性政策後對當地多元性別族群的影響:從1979年迄今,多數的伊朗同性戀者逃亡到鄰近國家避難,為了就是不願意接受變性手術,然而,伊朗迄今已處決近4000名同性戀者,處決原因則是同性戀者不願意進行變性手術。同學們聽到如此政策下的結果感到意外,甚至滿臉的不可置信,這場講座同學們的反應也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帶給我一份對於多元性別議題深刻的體會,是的!多元性別或許無法以一句話或一種觀點來解決:同性戀者「都是」靈魂裝錯身體的原因才會讓自己這麼痛苦,更提醒著我們「多元」有時是難以用「單一」的觀點或解決方法來看待。
面對多元性別議題,「LGBT」是當前最常被提及的概念,然而卻也是我們最容易彼此混雜的名詞,L(Lesbians)係指女同志,G(Gay)係指男同志,B(Bisexuals)係指雙性戀,T(Transgender)則是指跨性別。面對多元性別議題,身為家長、師長與同儕的我們總是期盼著能夠多加展現出我們的友善態度,然而,就因為我們面對是所謂的「多元」議題,也因為我們並非LGBT的當事人,時時刻刻保持著「謙卑」、「好奇」與「彈性」的態度,以及避免誤解與迷思更是顯得格外重要。
以下試著從幾點對多元性別的迷思談起:
一、同性戀者都是想要變性的人?
想要「變性」的人常常是有苦於心理所認知的性別與生理性別的差異(ex.生理是女性,但心理性別則是認同自己是一名男性的人,亦或自我無法用男性與女性做為自己性別的界定者),有部分的跨性別者(Transgender),會期待運用醫療手術的方式將自己轉換成心目中所認定的性別,即變性者(Transsexual),但大部分的跨性別者(Transgender)則試圖以跳脫男性與女性的二元性別概念去看待自己性別。因此,我們更可發現變性的概念是與談論到同性戀者不同的,同性戀與異性戀強調的是性傾向的概念,在性傾向的光譜裡我們可能會偏向於同性戀或者異性戀,但卻不代表同性戀者都想要變性,這是一個亟須被澄清的概念,即便是一位跨性別者也非每個人都欲以變性來調適自我,最明顯的例子即是前述伊朗實施變性合法化卻造成近4千多名同性戀者被處死的情形。
二、娘娘腔男孩都是男同志,男人婆女孩都是女同志?
「性別特質」亦是常常與同性戀者們連結的概念,雖然,我們可以發現不少的男同志朋友具有比一般傳統男性特質較為陰柔的特質,但是我們卻也可以發現亦有為數不少的男同志朋友也同時具有陽剛特質的展現,相反地女同志朋友亦同,如此的社會現象也提醒著我們千萬不要把「性別特質」與「性傾向」劃上等號,反而阻礙了我們真實認識你身旁人的機會。
三、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與異性交往?
在「性傾向」的概念中異性戀與同性戀是最常被論述的內涵,在生活中人們也很容易落入把彼此歸類為異性戀與同性戀的二分法之中,而其中最常被忽略的即是雙性戀者,很多人會誤把正在探索自我性別認同的雙性戀者視為同性戀者,假如過往他交往對象都是同性,當新交往的對象是一名異性時,則被視為從同性戀「變回」異性戀,而忽略了雙性戀者這樣身分的考量。
最後,在看完以上的簡短幾點我們容易對LGBT的誤解與迷思後,不免還是鼓勵讀者讓我們一起抱持著「謙卑」、「好奇」與「彈性」的態度,學習著不以「單一」或「二元」的視野來看待多元性別友善如此的議
題,多元雖然凸顯出要完整瞭解的困難,卻也會深刻教會我們對一個人的尊重,提醒著我們試著面對多元性別議題世界的「未知」,學習禮貌地詢問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