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孩子要的其實不多,傾聽、理解而已

某次在兒童發展課,中堂下課時,有個學生問我有關她最近與孩子之間的困擾。以下是對話過程:


學生:老師,我可以問你一個我孩子的問題嗎?
我:你說說看

學生:我的女兒三歲,她不乖被我們處罰之後就亂便便,怎麼辦呢?
(通常我不直接給建議,希望問者能多思考)
我:你女兒如厠訓練狀況如何呢?
(我先瞭解孩子的如厠訓練發展狀況,也是再次讓學生(孩子的母親)留意她孩子在此問題中所處的脈絡)
學生:她大小便訓練得很不錯,大多時候都能自己處理得很好,有時也會需要我們的幫忙,但她都會說。
我:那很好!

(適時的鼓勵可以增能父母,也同時協助父母看見孩子已經做到的,較不會過度放大孩子的行為問題)

我:你剛剛說孩子不乖,她怎麼不乖了?還有是誰覺得她不乖了?
學生:她把家裡的紗窗,用手一直戳,戳的一個洞一個洞,蚊子都飛進來了,然後我先生就罵她,
我也跟她說:『你看,紗窗被你戳的一個洞一個洞,蚊子就飛進來咬你了』可是,接下來的幾天,我女兒就亂大便。
我:嗯,你和先生都試圖讓女兒知道她的行為是不好的。那你覺得你女兒為什麼要戳紗窗?
學生:嗯…我不知道耶
我:那你覺得她為什麼在你們制止處罰她之後亂便便呢?
學生:是不是她生氣我們不讓她戳紗窗又處罰她?
我:讓我們一起想想孩子主觀世界裡是怎麼經驗這過程的:

根據你剛剛的描述,孩子很可能非常享受在「戳紗窗遊戲」中(所以她會一直重複),結果,好玩的戳紗窗遊戲不但沒有被爸媽認可,反而還被處罰了,然後媽媽說蚊子會咬她
(三歲的孩子還未能有抽象的邏輯思考能力,比較難理解「戳紗窗遊戲」->「被蚊子咬」之間的關聯性。尤其是當下若是處於被處罰的不舒服狀態。

於是三歲孩子所知道的表達的方式就是:透過讓爸爸媽媽生氣來表達生氣(亂便便)。

往往多數的大人只注意到孩子的外顯行為,於是很容易就形成:「孩子做錯事不改還故意搗亂」變得更生氣,而孩子也感到不被理解的生氣,於是親子關係緊繃。

大人能否「聽見」孩子想表達的情緒(尤其是非語言的表達),才是孩子需要的。

學生:那要怎麼「聽見」呢?
我:剛剛我們在做的,就是「聽見」的第一步:理解孩子的主觀脈絡世界到底經驗了什麼?

學生:可是「聽見理解」之後,總不能讓孩子繼續玩紗窗吧?(此時,從語言中可以覺察出這學生說孩子「戳紗窗」改說「玩紗窗」,她已經比較能認同孩子的「玩」)

我:是阿,還在發展中的孩子,當然需要大人讓他們明白他們的需求(玩的需求)如何與現實環境(父母的規範)作協調平衡。但是往往大人只告訴他們「不應該做什麼」,而忘了告訴他們「可以做什麼(對愈小的孩子愈需具體明確,不能只說:你要乖,對他們而言太抽象)」。你最瞭解你的女兒,你想想看有什麼是她可以玩,然後又可以像滿足玩紗窗的感覺?

(不直接給建議,一方面我始終相信人們有豐富潛藏的內在資源能加以運用在自身,一方面增能母職,目的在於讓她感受到透過協助,自己更加瞭解孩子,而非感到:哇!老師真瞭解我的孩子)

學生:…….我以前小時候玩過的,現在又流行回來的那種「戳戳樂」應該可以。
我:good idea! 
我:在傾聽孩子,理解孩子主觀世界之後,也要讓孩子知道你瞭解他的情緒。如果是我,在孩子玩紗窗時,我也許會這樣說:「這個很好玩噢!(認同孩子好玩的感覺而非行為)這紗窗是用來擋蚊子的,如果你想玩,你可以來試試看玩這個(拿出戳戳樂引起孩子的興趣)」。

於是,孩子的情緒被傾聽了,主觀世界被理解了,大人不需要生氣,三歲孩子也不需要亂便便讓大人瞭解她的生氣,親子之間親密關係也能滋養着彼此的心。

在親職諮詢時,常常遇到許多家長說自己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竭盡所能地給孩子「最好的」,但孩子還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其實,孩子要的不多,傾聽、理解而已。